应付福利费?应付福利费属于应付职工薪酬吗
本文目录一览:
哪些事项可以计入”应付福利费”科目
在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时,福利费可以提取也可以不提取。如果选择提取,可以按照原来的会计分录进行处理;如果不提取,发生的福利费支出可以直接计入“管理费用--福利费”科目。
借:管理费用--招待费 贷:现金 若这些物品是用于员工福利,例如节日礼物等,则可以计入福利费科目。此时的会计分录为:借:管理费用--福利费 贷:应付福利费 借:应付福利费 贷: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,具体选择哪个科目记录,还需依据单位内部管理规定。
过节物资通常指的是在特定节日时,企业或单位为员工发放的福利物品或补贴,如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发放的实物或货币福利。会计科目的选择 针对这些过节物资,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应当选择适当的科目进行记录。由于这些物资是用于员工的福利,因此应计入“应付福利费”科目。
是的,为员工购买生活用品一般计入“管理费用——职工福利费”和“应付职工薪酬——应付职工福利费科目”。
关于福利费余额处理,其可以结转至下一年度使用,或者选择挂账,留作后续福利支出。例如,单位发放的过节费、节日用品、报销药费、食堂补助等福利支出均能适用这一规则。具体操作为,当发生福利费支出时,应通过以下会计分录进行处理:借记“应付福利费”科目,贷记“现金”科目。
应付福利费怎么结转
应付职工薪酬下的福利费主要分为四大类:一是生产车间工人的福利费,应计入生产成本;二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,应计入制造费用;三是公司销售人员的福利费,应计入销售费用;四是公司行政管理者的福利费,应计入管理费用。每个月末,这四类福利费需分别结转至相应的成本或费用科目。
结转时,借记“管理费用/制造费用/销售费用”等,贷记“应付职工薪酬-应付福利费”。根据企业所得税法,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可予扣除。因此,职工福利费不需计提,可以按实列支,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不能在税前扣除。
每月末,企业需要将福利费进行分配,会计分录为:借:管理费用-福利费,贷:应付职工薪酬-职工福利。这一步骤确保了福利费的准确记录和分配。当企业需要结转损益时,会计分录为:借:本年利润,贷:管理费用-福利费。这一步骤有助于企业的损益表反映福利费的实际使用情况。
应付福利费的会计处理
春节职工福利计入“应付职工薪酬”会计科目,该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,做账时候会涉及到的科目有:管理费用,银行存款或现金,主营业务收入,库存商品等。
发放福利费会计分录怎么写介绍如下:企业计提职工的福利费时,会计分录为:借:管理费用等——福利费(根据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)。贷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职工福利费。企业发放福利费时,会计分录为:借:应付职工薪酬——职工福利费。贷:银行存款。
贷: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确认并分配应付的福利费至具体的员工和部门时,再进一步完善相关明细记录。到了支付环节,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对应的会计分录方式处理,例如采用银行转账、发放物资或报销款项等支付方式时,分别进行相应科目的借贷记账处理。
标签: 应付福利费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